您的位置 : 海荒文学网 > 小说库 > 玄幻 > 人仙

更新时间:2021-12-19 10:20:32

人仙 已完结

人仙

来源:追书云作者:吃皮吐葡萄分类:玄幻主角:朱元武,颜子非

看完《人仙》之后让人印象深刻,特别提一下朱元武颜子非等人物,人设完美无懈可击,前后期的变化令人惊喜,整个故事相当精彩,下面是《人仙》内容:他本来是种田的凡人,却在一次次的离奇境遇后和神仙打起了交道。他本来是活人,却去了地府,跟钟馗结拜成了弟兄。他本来不会游泳,却在洞庭湖下的鲛人堆里混了好多天。他本来就是一个俗人,但是得到了很多姑娘的喜爱,为了他,洞庭湖水泛滥成灾,为了他,轮转王千年的等待变空。看平凡少年,如何一步步成长为令人侧目的人仙。...展开

《人仙》章节试读:

就在这时,门外有人道:“说的不错,救我师兄,非得竺师叔不可。”众人循声望去,只见门外站着一名道人,年纪比床上得道人稍轻。肩膀上停着一只翠绿的小鸟。那鸟眼睛发出红色,长着金色的眼圈。最奇怪的是,它的脚爪如同鸭掌,脚趾没有分开,连在一起。

没有人知道他是什么时候来的。他就像一股清风一般,毫无知觉的就出现在大家的面前。

众人见这道人来的怪异,都是一惊。那道人看出来大家的惊疑,笑道:“诸位莫怕,贫道便是这不远处长寿山上的炼气士,道号出尘;被湖怪所伤的,乃是贫道师兄,道号无尘。”寨中众人虽然不曾见面,但是街间巷尾风传这道人师兄弟的名号,更有无数传说,知道是神仙一般的人物,不想今天金身到了此处,当下请他入内。

出尘道:“等贫道先为师兄镇住寒毒,然后再跟大家解释。”来到师兄床前,双眼紧闭,闭目冥想。过了不久,从他鼻孔中喷出一道白气,约有筷子粗细,两寸多长,绵延不断。那白气好像是有灵性的东西,从出尘鼻孔中钻出,径直钻入无尘鼻孔之中。众人只觉一股檀香盈满厅堂,却不知道出尘喷出的,究竟是什么东西。

无尘身子渐渐鼓起,好像充气的气球一般,随即落下。如此反复多次。到了最后,众人只觉屋中越来越冷,尽管是盛夏季节,却如到了寒冬一般,很多人耐不住寒冷,全都退到了屋子外面。那道白气在无尘身体中盘旋良久,方又从鼻孔中钻出,回到出尘身上。又过好久,出尘方才睁开眼睛。朱元武再看无尘,虽然仍是沉睡不醒,伸手去探,身子却已不再那般寒冷。

众人问起缘由。出尘道:“我师兄弟本在长寿山修道,前些日子,收到岭南那边道友莲花传信,说是千年一见得金眼鸟鸭在岭南出现,我当下过去瞧个究竟。谁知刚到岭南,师兄便传过话去,说这鹿鸣湖中出现了水怪,历经多年,现在已经成了气候。祸害苍生,想要除掉它。我叫他等我回来,一齐动手,用我们修炼的洪荒神剑对付他,那样胜算就会大了许多。谁知师兄性急,自己先动了手,却落得这步田地。”

那湖中水怪本是成形的惊蛰之虫,与南极极光圈内的篪龙蛟交配所生,其性极寒。篪龙蛟乃是巨毒之物,饕餮天下所有生命之物,可以称得上是剧毒之王。就算是自己生下的幼崽,也会依照惯例,全部吞下。这一只却不知如何得脱,逃了出来,千里迢迢,躲在这鹿鸣湖中。湖中鱼虾众多,它倒也饥饿无忧。

它在这湖中一住数百年,渐渐成了气候,这才出来害人。偏生修道之人,知道这篪龙蛟背上孕有避寒宝珠,乃是仙家梦寐以求的宝贝,得到之后,可以不畏严寒,提升本身修为,免去了修炼时所遭受的诸般酷刑。

修道本是世上大多数人的梦想,但是得道者凤毛麟角,其中固然与个人资质有很大的关系,其中最大的因素,就是修道之路,本来就是坎坷不平,期间经历的艰难险阻,并不是常人能够忍受,这也是很多人中途修道失败的原因所在。

也正是因为修道之路艰辛无比,才有许多人梦想找到终南捷径,这寻觅旷世难寻的奇宝,就是其中之一,篪龙蛟背上的避寒宝珠,别说是修道之人,就是成仙得道的大罗金仙,对他也是梦寐以求。无尘着急动手,一为除恶,二为夺宝,自然也就不奇怪了。

出尘道:“万幸的是,这怪物还没有最终修成正果,道行虽深,倒也并非不可战胜。我师兄用驭剑术与篪龙蛟幼崽激斗良久,伤了它的元气,所以尽管被篪龙蛟幼崽喷出寒气所伤,仍能不死。我虽用自身修炼的阳气剑为他驱寒,这方法不能去根,只能坚持一日,一日之后,必然还要重犯,到时候还要依法施治。”

说到这里,他向众人道,“贫道本应自己去请师叔,竺师叔远在千里之外,本来路程也不远,贫道用乘风之术,也只需要一天半的时间,偏偏这里师兄又离不开,还需要我到时候施法震住寒毒。唯今之计,只有请一位施主,代为送信。贫道必有重谢。”

朱元武听他说了缘由,又亲眼看见这两位本事非凡,心里好生敬仰。当下道:“我为道长跑一遭。”出尘不胜欢喜,道:“如此有劳。”从身上摘下一块玉佩,递给朱元武道,“这是我道门中信物,竺师叔见了玉佩,自然信你。”

朱元武得知竺师叔远在扬州,当下边要准备东西动身。出尘又细细叮嘱,说到自己这师叔竺修平虽入道门,却是俗家打扮,为人豪爽,颇有侠士风骨。见面之时,朱元武只需如实说明情况,竺师叔自会赶来相救。

等到第二天,朱元武把一切准备妥当,离家南行。

朱元武出的山来,才知道世道大变,路上行人口中所说,街间巷尾所议,自己大多数已经不懂,才知道世间朝廷数易,君主也不知换了多少。所幸自己并不关心这些,只是一门心思南行,寻找竺相如。

一路走来,但见沿途风光旖旎变换,各有不同,当真是十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。路人说话语音,也渐渐柔和婉转。这一天还没有行到中午,天气已经热得如同下火一样,身上衣衫,也是全部湿透,贴在身上,很不舒服。当下脱了下来,背在肩上。见路边有一个茶摊,当下过去喝茶、休息,顺便避避暑气。

刚刚坐下不久,路上又走来一个人,那人儒生打扮,一身长衫。虽然阳光如同滚开的铜汁一般浇下来,他仍旧是走的四平八稳,全然不像身边人那般形色匆匆,着急寻找避暑的地方。他抬头看看太阳,也走进茶摊坐下。朱元武见他二十多岁的样子,虽然在烈日下暴晒,身上衣服却不曾湿,脸上也不见半点汗珠。心里不由暗暗称奇。

那儒生手中青竹扇不住轻轻摇动,显得脱俗飘逸,清雅异常。他刚刚坐下不久,茶摊里又走进一个和尚。那和尚身材高大,一件大红色的袈裟斜斜的披在肩上,就好像身上燃着一簇火苗。坦露出来的胳膊筋肉虬结,扛着一条镀金的法杖,高鼻深目,碧眼虬髯,左耳上带着一只硕大的玉石耳环,不住晃动,一看便知道不是中原的僧人。

那和尚在一张桌边坐下,法杖在地下一顿,大声道:“给佛爷倒茶来!”声音响亮,就好像庙里的铜钟,他这一声喊,震得朱元武杯子中的水,不住乱动。伙计赶紧沏上茶来,那和尚不管茶水滚烫,端起碗来一饮而尽,就连茶叶也嚼了咽进肚子里。

朱元武见他喝下滚烫的茶水,就如没事人一样,不禁很是好奇,当下留神观看。那伙计也深感奇怪,当下又倒了一碗滚烫的茶水给他。那和尚看也不看,接过来又是一饮而尽。那和尚足足喝了几大壶水,这才停下来。大声叫伙计上点心。

就在大家看的瞠目结舌的时候,茶摊里又进来一个和尚,打扮与先前那和尚一样,只是这后来和尚年纪稍微大上一些。老和尚进的茶摊,也要了一杯热茶。他并不去看先前那和尚,坐定之后,侧过头来,自顾自的将一杯热茶全部倒进耳朵里面。老和尚手抬得很高,茶水被拉成一条细线,潺潺有声的流进他的耳朵里面。

这一下实在是大大出乎人的意料之外,不少茶客全都止住了品茶,向这边看了过来。朱元武自然也不例外。

朱元武瞧的心怦怦直跳,实在想象不出,那滚烫的茶水倒在耳朵里,会是怎样一种感觉?当下不敢再看,四处张望,发现那儒生低头品茶,居然对发生的一切视若无睹。老和尚倒完一杯,又倒一杯,不知道他细细的耳孔中究竟能藏多少茶水。

网友评论

还可以输入2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