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: 海荒文学网 > 小说库 > 都市 > 八十年代,从最难高考开始

更新时间:2024-04-20 06:18:18

八十年代,从最难高考开始 连载中

八十年代,从最难高考开始

来源:阅文作者:佚名分类:都市主角:李亚东,李冬梅

通过佚名的文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,在《八十年代,从最难高考开始》中最为吸睛的当属李亚东李冬梅,实力推荐给大家,为大家介绍《八十年代,从最难高考开始》精彩内容:回到那个黑白色彩的八十年代。此时伊人年幼,红颜未老,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,岁月正好。...展开

《八十年代,从最难高考开始》章节试读:

下午的数学考试无疑就是一场灾难。

天气依然炎热,但监考老师已经无需替考生们擦汗,因为几乎每个人心里都是一片哇凉。

考场里也听不见笔尖划过试卷的沙沙声,更清晰的反而是抓耳挠腮的声响。

题目难出一个天际,莫非是天要亡我?

这大概是所有考生的共同心声。

李亚东无疑是最淡定的一个,因为他事先就将这张试卷比作天书,放在一个很恐怖的高度。

这样一来就造成了现实与想象差距不大,甚至更容易一些。

而那套一块钱的数学试卷,对他产生了巨大帮助。

现在想来,这些都是校长从当时的黄冈地区带来的,算是初代黄冈试卷的前身。

虽然答题的过程还是让他眉头紧皱,脑仁疼,但是好歹他不在束手无策。

有些题目,甚至他在考虑要不要用微积分来解答,因为这些题真的超纲了....

一场煎熬就此过去,许多考生久久不愿离场,盯着整洁的卷面嚎啕大哭。

然后第二天,历史的悲剧重新上演。

考场中突然空出不少座位,很多考生自以为考砸了,主动选择了放弃。

几乎可以预见的是,待到试卷分数出来后,当他们得知全国平均分数只有26分时,只怕又是一场撕心裂肺的痛哭。

时也,命也。

第二天的前两场考试没有太多波澜,高中的物理和化学在他看来还算简单。

基本都是围绕着几大物理定律与元素周期表展开。

只要牢记相关知识点,问题就不大。

但是到了第三场,李亚东就相当不淡定了——生物。

如果是三天前你问他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印象,他会带着腔调的说一句:“细胞分裂也得像真实的我倾斜。”

虽然他考前一夜加上2小时把生物课本大体翻阅了一遍,但面对生物考题的时候,还是多少有些局促。

高分不用想了,能不能及格都得两说。

这也令他晚上躺在木板床上久久不能入眠,灰心倒谈不上,只是有些惋惜。

紧接着第三天的英语,带给了他意外之喜,他惊奇的发现整张试卷居然完全看得懂。

也不知道是他高估了这个时代的英语水平,还是低估自己的能力,反正那些单词都不陌生,总能联想起曾在某个地方邂逅过。

兴许得感谢未来吧。

这一场他发挥得不错。

随后的政治考试无疑最没压力,他大概已经过了“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”的年龄,很清楚迎合局势对于分数的好处。

在这样一场重要的考试里,愤青是要不得的。

历时三天的高考就此结束,李亚东回到自己的学校后,很容易从同学们的表情中读懂他们的心情,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。

夜幕降临,校园里到处能听到声嘶力竭的呐喊,这是一个放纵的夜晚,有人引吭高歌,有人悲伤欲绝,他们肆意的挥洒着自己仅有的青春。

参照过往学校不高于千分之三的录取率,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,会很快转变身份,变成与地里的农夫一个群体。

到那时责任加身,无关于年龄,这一段青春必然逝去。

第二天一早,遍地狼藉的校园里似乎又恢复了活力。

透过空气能听见各个班级里传来的议论声,老师和学生们齐聚一堂,进行着高考填报志愿前的最后一项工作——估分。

由于分数还没出来的缘故,官方会根据以往的经验给出一个大概的录取分数线,以供学生参考,只是大多不太靠谱。

一些估分正好处在这一分数线上下的学生,很容易与自己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。

在各科老师的协助下,同学们拿着笔纸埋头计算。

李亚东也是一样,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估出自己的分数——575分。

这无疑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,因为高考理科总分是690分,也就是说他只丢了115分。

这其中生物严重拖了后腿,不然应该能突破600大关。

如果参照官方给出的重点线标准,再加上他家三代贫下中农的优秀政审资质,那么整个中国大概没有他不能进的大学。

“你确定?”

李亚东的班主任是一个模样黑瘦的中年人,私底下同学们都亲昵的称呼他为“老王”。

此时老王手里拿着一张纸,那是李亚东的估分表,表情显得很古怪。

作为班主任他对班上的每一名学生自然很了解,在他看来李亚东同学的模拟考水平摆在那里,预考也是踩着火线侥幸过关。

这次高考十有八九凶多吉少,咋就莫名其妙的整出了一个575分?

逗他玩呢?

“确定。”李亚东淡定的回了一句,自己好歹也是个重生人士,考了两次才这点分数,他都感觉惭愧。

如果他没记错的话,今年全国高考理科状元就是他们省的,分数好像是630多,简直非人类。

听到这样的回答,老王脸上的表情并没有太多变化,指着估分表上的一栏很认真的说道:“亚东同学,你要知道今年的数学难度可是历届之最,你这个103分有把握吗?”

“应该有吧。”

“应该?”老王同志差点没被气哭。

李亚东也懒得解释,他抓起桌上的志愿表,在第一志愿栏里填上“北大”,第二志愿栏里填上“清华”,第三志愿栏里填上“中科大”……

三驾马车就此凑齐,谁还不是一个傲娇的人了?

至于专业方向他倒是好好的想了想,这年头有句话叫作“学好数理化物,走遍天下都不怕”。

记忆中中国日后中流砥柱式的人物,几乎九成九都出身于这四个专业。

当然,在李亚东看来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就大事,并非所选择的专业,而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具备成功的因素。

不过就他而言,对这四个专业是一点想法都没有的,实验室不适合他这样的人。

思来想去,最终将方向确定在经济类专业。

他现在最大的优势就是洞悉了一点世界经济的未来走势,学以致用吧。

“王老师,我的志愿填好了,没什么事的话我就先走了,家里人等得急。”

李亚东将志愿表递给老王后,也不等他说话,火速逃离现场。

“诶,亚东同学……”

老王阻挡未果,苦笑着摊开手里的志愿表,然后眼珠子越瞪越大,如同活见了鬼一样,“这这这……这小子莫不是疯了?”

这年头经受不住高考巨大压力而疯掉的人也不是一个两个了。

他们这所六七线小县城里的破败高中,什么时候出过清华北大的学生,武大都没有一个啊?

这不是疯了又是什么?

一脸担忧的老王杵在教室门口好半晌没能回过神儿来,而被他认定已经疯掉的李亚东同学,此时成功在校门口与等候多时的张春喜汇合。

他是不请自来的,关心李亚东的成绩是一方面,也是想趁机蹬着二八大杠来县里浪一波。

“咋样,估分有多少?”

“500多吧。”

“500?”张春喜脚下一顿,第一反应不是替他高兴,而是哭丧着脸道:“今年的高考这么容易?”

“想什么呢。”李亚东白眼一翻,“题目很难,只是我运气比较好,有几道大题复习的时候刚好碰到过。”

“哦。”得知是这样一个情况后,张春喜才慢慢平复心情,否则他真有种跑去省里找预考试卷命题组的人拼命的想法。

“啧啧,都破5字头,那岂不是过了重点线,铁板钉钉的大学生了?”

“应该吧。”李亚东点点头,想到老王那傻住的表情不由一笑。

“哈哈……不错,你小子以后算是飞黄腾达了!”张春喜两眼放着光,“来来,小李子,咱俩亲近亲近……”

这家伙一边奸笑着,一边还抛着媚眼,把李亚东恶心得够呛,直接一脚踹了过去,“滚蛋!”

俩人顶着炎炎烈日回到村里的时候,老远的就看到村口的老槐树下黑压压的一片。

估计得闲的都来了,从地上一溜的小板凳和搪瓷缸子上不难看出,显然大家已经等候多时了。

“回了,回了!”

也不知道谁吼了一嗓子,然后大家的目光瞬间向村口汇聚。

老李家的三个人反应无疑最大,已经紧张到站了起来。

胡秀英和李冬梅娘俩,四只手抓在一起还在抖。

李亚军要更沉得住气一些,只是静静地盯着那个越来越近的人影,那个全村的希望。

《八十年代,从最难高考开始》章节目录:

网友评论

还可以输入2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