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: 海荒文学网 > 光绪帝国 > 泪影封尘小说全文 《光绪帝国》完整版免费在线阅读

泪影封尘小说全文 《光绪帝国》完整版免费在线阅读

时间:2023-01-03 01:33:23作者:泪影封尘

《光绪帝国》是泪影封尘的优质小说,有不少的粉丝。泪影封尘通过文字向我们介绍了全新的主角形象龙飞扬醇亲王,写的非常精彩,《光绪帝国》第6章介绍:龙飞扬进宫已经一个月了,此时北方的蒙古寒流依然引领着中华大地的风云变幻。寒冷的天气不断持续,久久不......

光绪帝国

推荐指数:10分

《光绪帝国》在线阅读

《光绪帝国》 第六章 傀儡皇帝 在线阅读

龙飞扬进宫已经一个月了,此时北方的蒙古寒流依然引领着中华大地的风云变幻。寒冷的天气不断持续,久久不息。让那些饱受饥寒困苦的人们,揣测着这个国家的“寒冬”什么时候才会过去。

紫禁城毓庆宫中,龙飞扬正精神不振的听着前面的先生,之乎者也的说着的八股文。

龙飞扬被送入宫后,首先见到了慈禧和慈安这两位当朝太后。慈安给她的印象是比较忠厚老实,清静无为的感觉;而慈禧则是显得精明能干得多,那野心勃勃的样子让龙飞扬直冒冷汗,不禁暗恼她一个妇道人家,何必对权势如此热衷。

当然,他当时是不敢显山露水的。对她俩说什么都唯唯诺诺,还装作一副腼腆怕生的摸样。其实当时两宫太后也没有什么问题(对四岁小孩还能问什么?!),只是因为龙飞扬的神童‘威名’,让其背了几句三字经,就蒙混过关了。

过来一段日子后,龙飞扬就正式在太和殿登基为帝。虽然不是他主事,但是身为主角的他,依然被登基时的繁琐事弄得累到趴下。不过,他知道他细小的身子要背负的使命,还远远不止这些。

现在龙飞扬已经是名义上的大清统治者,但是事实上的情况,当然是慈禧的傀儡而已。最让光绪感到不快的是,那慈禧老虔婆要自己每天早早去她那请安,叫的竟然是‘皇阿爸’,想起来就恶心。虽然十分不甘心,但是龙飞扬知道自己现在必须忍,直到时机的到来。

望着上面的那位自己连名字都没有记住的腐儒,龙飞扬心中的不愉不由又增加了几分。因为他自认以现在自己的水平,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老师来教自己,更何况这个老师竟然不是历史上有名的翁同龢。这腐儒古板的样子,看来嘴里只会说什么仁义礼智信之流。

这让龙飞扬心中不禁揣测,历史上翁同龢是如何教导光绪帝的。说起翁同龢,其实龙飞扬已经在早朝时见过很多次了,还记得现在他当的官是刑部右侍郎。

现在龙飞扬听课,可真是听到他直头疼。但是他又不好意思发作,因为对方毕竟是自己老师。尊师重道龙飞扬不敢说真的能做得到,但是对老师最基本的尊重他还是有的。

就在龙飞扬思绪不知道飘向何方的时候,门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了过来。

“皇上!皇上……”一把略有些阴阳不和的声音,传进龙飞扬耳中。龙飞扬转身一看,赫然是自己贴身的小太监——小李子。小李子原名李升,现在只有十岁而已,是醇亲王派进宫中的细作,对自己绝对忠诚。

“小李子,有什么事吗?”身为皇上的龙飞扬还没有开口问话,就被上面的先生捷“口”先登。

“皇上,小的听人说,似乎有什么紧急事情,要重开朝会议事,太后现在正在来毓庆宫的路上。”小李子恭敬的的对龙飞扬说道,完全不把上面的先生放在眼中,直把那先生气得吹须瞪眼,却又无可奈何。

“早朝不是才刚过不久吗?怎么还有事情没办呢?”龙飞扬不禁问道。“这个,小的不知。”小李子显得诚惶诚恐。

见到小李子这副模样,龙飞扬才想到这些事情,小李子一个小太监怎么会知道呢。

这时门外响起了一阵吵杂声,其中一把阴阳怪气的声音嘶喊道,“太后驾到!”

龙飞扬一听到这把声音,就知道是谁了,是李莲英!这个家伙现在还没有飞黄腾达,但是也颇得慈禧信任,已经升为储秀宫掌案首领大太监,这个职位一般需进宫服役30年才有资格担任的。而李莲英在同治十三年,年仅26岁,当时进宫刚满17年就开始担任了。可见慈禧对他的宠幸。

这时慈禧已经在李莲英的引领下,步行进来。众人当即跪下请安,就连龙飞扬也不例外。这对龙飞扬来说,是耻辱,绝对的耻辱!心中对慈禧的厌恨不禁又增加了数分。

当龙飞扬重新站起来时,首先见到的就是李莲英。这位靠拍慈禧马屁,后来权倾朝野的大太监,现在还没有一丝的老态,但是相貌还是和以前看电影时一样‘欠揍’。

“莲英,快带皇上上轿,廷议就要开始了。”慈禧的话,简单直接,龙飞扬毫无皇帝尊严的被当木偶般带走了,周围的人当然是无动于衷。龙飞扬心中暗骂:慈禧老虔婆,很快我就要你为今天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。但是现在他却不得不跟着李莲英出去。

金銮殿之上,龙飞扬高高坐在龙椅之中,双手扶不着椅柄,脚又不能沾地,小小的身子在“宽阔”的龙椅中没有一点的充盈感,让人看上去有点滑稽的感觉。不过满朝文武大臣当然没有一人敢笑,人人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,神情肃穆之极。

龙飞扬俯视着下面的文武百官,骤然看上去,真有一股高高在上的味道。但是他却完全没有一丝这样的感觉,因为他背后隔着一道薄帘,坐着的正是垂帘听政的两位太后。身为当今圣上的自己连发言的余地也没有。

其实今天的早朝早已经过去,现在只是加开廷议而已。龙飞扬如今已经知道是什么回事了,讨论的是是否要出兵新疆的问题。

而现在站在朝堂中央的是一个龙飞扬既陌生,又熟悉的人。陌生是因为龙飞扬第一次见到此人,而熟悉是龙飞扬早闻其大名了。这人就是陕甘总督左宗棠。

左宗棠,中国晚清军政重臣,湘军统帅之一,洋务派首领。字季高,一字朴存,号湘上农人,湖南湘阴人。历史上平定太平天国、捻军、陕西回乱都有他极其活跃的身影,后来主持收复新疆,还参加了中法战争,在清朝末年的军事史上,他的赫赫战功堪称第一。

而这几年,他都在甘肃、陕西一带,镇压回民起义。现在他刚刚平定了回民之乱,在得知朝中反对西征之声,甚嚣尘上后,匆匆回到朝中。

此时只见他站立朝堂之中,高声道:“启奏太后,现在阿古柏侵占新疆,意图分裂我大清疆土,情势危殆之极,请准臣带皇师出关收复新疆,荡平阿古柏。”

但是这时另一位大臣李鸿章站了出来,“启奏太后,自从高宗皇帝在乾隆年间平定新疆一百多年以来,每岁皆要花费饷银数百万两,这是一个永填不满的窟窿。如今又要竭尽天下之财力去赡养大军西征,实乃得不偿失之下策。况且如今我大清海防空虚,前年东方倭国出兵台湾之事就是明证。倭国小邦尚且如此,如泰西大国军舰突至,我大清几无可守之力,臣愚以为应当暂缓西征之事,节省军费,先专注海防,多购泰西之军舰,才能守卫京师。”

李鸿章此言一出,下面的大臣纷纷附会,其中包括恭亲王奕。龙飞扬听到这,已经知道这是一场“海防”和“塞防”的争论。

主角当然就是眼前的左宗棠和李鸿章。左宗棠厉害,李鸿章当然也不是什么泛泛之辈,他和左宗棠一样都是在平定太平天国之乱中以地方民团起家的,在平定捻军时更是功居第一。而且现在他的权势比左宗棠还有大上几分,在洋务运动中更是赫赫有名,为中国近代化立过不少功绩,尽管他在很多方面都有缺失,还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。但是依然被称后世称为东方俾斯麦,和德国的俾斯麦,美国的格兰特合称十九世纪三大伟人,为世界所认可,足以看出他有他的成功之处。

这时左宗棠鄙夷的望了李鸿章和众人一眼,才气贯长虹,慷慨陈词道:“如今关陇新平,如果我大清不一鼓作气,及时收复新疆。而任由阿古柏等宵小之辈横行,让其自成一国,此乃遗祸患于子孙万代之事。况且阿古柏岂有自立之能,新疆之地,不出数年不入英国之手,就必落俄国虎口。我大清岂能眼睁睁地束手坐视,任列强鲸吞蚕食我们大清的国土?况我大清新疆一失,西北边防无以屏障,我大清北疆一马平川,那时别说关陇之地,就连我们京师都危殆万分,到那时候,我国军费必定不减反增。失去新疆,对内有损于我大清国威,丧失民心;对外,也必将助长列强的侵略气焰,不利于海防。臣以为罢兵乃是误国之计,绝不可行。”

他一番话,直把龙飞扬说的血气飞扬,但是知道现在自己没有发言权,也不敢张声。这时另一个被左宗棠感染的大臣离位向自己方向奏道:“老臣以为宗棠之言深谋远虑,上承先皇高宗之遗志,下惠子孙万代,请太后决策。”这人是谁?他叫文祥。

文祥,晚清洋务派大臣。瓜尔佳氏,字博川,号文山。满洲正红旗人。1845年,清道光二十五年进士。历任太仆寺少卿、詹事府詹事、内阁学士、署刑部侍郎。1858年,咸丰帝八年,被命在军机大臣上行走。授礼部侍郎,后又历任吏部、户部、工部侍郎,兼副都统、左翼总兵。现在是武英殿大学士,专任军机大臣及总理衙门大臣。也算是晚清中一个声名显赫的大人物。

此时慈禧显然有点犹豫不决,望向了龙飞扬的父亲醇亲王。

醇亲王等到慈禧的示意后,才跨步越众而出。光绪登基后,他知道自己身为皇帝之父,必定会遭到猜忌,所有马上自辞了所有实职,并且行事也低调很多,没有慈禧的示意还真的不敢出头。

“启奏太后,出兵新疆之事早在先帝在生之时,就已言定,只是当时回乱未平,才一拖再拖。臣等早已吩咐兵部责令江南、京津一带制造局,加紧生产枪炮弹药,以为西征之需。臣以为,收复新疆之事,不能再拖,否则新疆臣民,岂会不对我大清寒心,而我大清国威何在呢?!”

醇亲王的话一出来,满朝文武都静了下来,众人都知道醇亲王和慈禧相交甚密,多数都是慈禧主使才如此说道,当然没有人再出头。

果然,在众臣沉默一会后,慈禧就以龙飞扬的名义,授左宗棠为钦差大臣,全权节制三军,以将军金顺为副帅,择机出塞平叛。

龙飞扬对这事的结局很是满意,但是却也更加深刻知道,自己不过是慈禧统治大清的一个道具。龙飞扬已经下定决心,尽早摆脱这种傀儡皇帝的生活。

光绪帝国

光绪帝国

作者:泪影封尘类型:穿越状态:已完结

龙飞扬穿越到光绪帝的身上,在父亲的帮助下,为了自己的理想,开始了一段铁与血的历程。

小说详情